一種改進的循環制備方法——快速分離和收集混合峰組中的組分
循環制備色譜法是一種有趣的可分離兩種緊密洗脫組分的技術,它通過增加色譜柱的長度而實現峰的分離。當其他優化方法如降低流量或改變溶劑梯度依然不能改變目標峰的分離效果時,它可以作為一種非常有效替代方法而發揮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循環制備液相色譜 —— 解決未分離混合峰組的分離難題)我們介紹了一種循環制備色譜方案來解決共洗脫峰的分離,該方案采用了一根色譜柱,通過閉環循環的方式將峰組反復循環至色譜柱內進行分離,每次循環時,峰組都會經過泵。

該閉環循環方式的優點是溶劑消耗將很低,在峰被收集之前,不會產生新的溶劑消耗,僅靠管路內部溶劑即可實現循環和分離。但它的主要缺點是系統的死體積較大,每次循環時,管線、泵頭或混合器都將增加死體積,這將導致組分在離開色譜柱后會有少量組分重新混合。因此,每循環一次都將顯著增加峰展寬。

今天我們將介紹一種改進的循環制備方法,它的優點是有更好的峰分離度。該方法將由兩個相同的色譜柱來實現循環分離。通過柱切換閥,從柱1上洗脫后的目標峰被重新注入柱2,組分將不再經過泵。

圖3:改進的循環制備法的流路
通過柱選擇閥的切換,洗脫的目標峰將沿著兩個通道移動:從柱1到UV 1,到柱2,從柱2到UV 1,到柱1(見圖4)。每次切換后,峰都可以離開色譜柱進入第二個UV檢測器(UV 2),然后通過收集器收集目標峰。

(A:柱1→UV 1→柱2;B:柱2→UV 1→柱1)
我們采用這種改進的循環方法對圖2示例中的萊苞迪甙A和甜菊苷的混合溶液進行了分離,分離效果見圖5。藍色譜圖為UV1的循環檢測信號,紅色譜圖為UV2的監測信號,從UV1的監測信號中,我們可以看出,組分總過6次經過色譜柱分離后,已基本實現了良好的分離,其分離效果較圖2的閉環循環提高明顯。兩個組分循環6次后,將終止循環,通過閥切換,組分進入UV2進行檢測,并通過軟件的自動峰識別對兩個組分進行自動收集。

圖5:改進的循環制備法的分離萊苞迪甙A和甜菊苷(洗脫流速:3.5 ml/min;流動相:70%水+30%乙腈;UV波長210nm;樣品濃度:0.2mg/ml)
改進的循環色譜方法,顯著提高了目標峰的分辨率。雙檢測器的配置,可以在一次運行中能實時監測并支持方法開發的過程。通過軟件上的自動峰識別功能,就可以自動識別峰和自動收集,使得循環制備方法更加簡便和重復。

圖8:LUMTCH Calmflow循環制備系統
關于綠綿科技
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綿科技)以體現客戶服務價值為宗旨,以專業精神和技能為廣大實驗室分析工作者提供樣品前處理、樣品制備及分析、實驗數據精確分析和管理的全面解決方案,致力于協助客戶提高分析檢測的效率和水平。主要代理產品聯系電話:010-82676061/2/3/4/5/6/7/8
E-mail:info@lumtech.com.cn。